官網新聞
啥米!拾穗有3幅 命運大不同
先來介紹米勒的「拾穗」Les Gleanuses Salon (The Gleaners) 年份:1857
惡毒的藝評家,當年批評米勒的「拾穗」畫的是「衣不蔽體的稻草人」
現在的研究者則認為,像布荷東這樣刻意把田園生活理想化,他筆下的農民也就無法與米勒所刻畫飽經風霜的頑強「無視於時間流逝的永恆感」相比擬了。
桃覺得寫實主義最勵害的地方.就是連地上的每一根雜草都像是真的!!!
艾杜安「香柏杜安的拾穗者」 年份:1857
謝謝網友Vinche
的幫忙 法文的原名.Glaneuses à Chambaudoin
一字排開的小人物,凸顯拾穗者在變幻莫測的天色下,搶救辛苦所得而更顯渺小,當年也博得沙龍展觀眾及藝評家的好評.也博得沙龍展觀眾及藝評家的一致好評,立刻就被當時的帝國博物館蒐購
網友 Vinche提供了以下大圖的連結 ((桃帶著肉圓和大家一起謝謝你^^))
http://www.musee-orsay.fr/en/collections/index-of-works/notice.html?no_cache=1&zoom=1&tx_damzoom_pi1%5Bzoom%5D=0&tx_damzoom_pi1%5BxmlId%5D=078147&tx_damzoom_pi1%5Bback%5D=%2Fen%2Fcollections%2Findex-of-works%2Fnotice.html%3Fno_cache%3D1%26zsz%3D5%26lnum%3D
J先生說: 為什麼這張的小朋友那麼小.大人身體這麼大@ @
桃: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OS其實我覺得.這幅畫我反而被後面的景物吸引住了..
布荷東 Jules Breton「拾穗者之歸」 年份:1859
當年的藝評家一致認為布荷東筆下的鄉村,美好到「可以媲美眾神居住的奧林帕斯山;他所畫的農家女個個花容月貌,好似古希臘的女神下凡」。
「拾穗者之歸」既獲得眾人一致好評,還榮獲法國沙龍展一等獎章,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更自費買下此畫。
J先生說:他畫的也太美了~~好不真實哦
桃:@ @
3張拾穗比一比
其它尚有很多很棒的畫作~大家有空去欣賞囉^^
資料來源: 周美惠 聯合新聞
延伸
留言列表